1.学术动态
4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
(1)我校“新医科大健康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11月8日,正值学校40华诞,学校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新医科大健康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研讨会以“新医科大健康创新发展”为主题,直面人口老龄化挑战和人工智能新变革,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的交叉,讨论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新医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来自国内外的众多医学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汇聚一堂。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巴德年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谢尔盖·阿布拉梅科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教授,浙江省科协主席、著名消化病学专家姒健敏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张元亭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著名外科学专家蔡秀军教授等专家结合新医科大健康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医学教育改革等主题作主旨报告,为新医科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学术支持和创新思路。会议还举行了圆桌论坛,专家学者们在讨论环节围绕健康愿景和医学未来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为医学健康领域的教育和实践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前瞻性建议。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树人学院校长李鲁做总结发言。他指出,此次研讨会是一场学术盛宴,不仅回顾了学校在新医科建设方面的成就与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展望了新医科的未来。他表示,学校将把会议成果转化为行动,为新医科大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2)研究院召开2024年康养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讨会暨浙江-亚洲国家医养类专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学术交流会
11月8日,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在浙江树人学院拱宸桥校区查济民大厦524会议室召开了“2024年康养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讨会暨浙江-亚洲国家医养类专门人才培养联盟建设学术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特邀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成伯清、日本INFIC株式会社董事长增田正寿、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陈卫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会。我校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管理学院、家扬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领导、教师及《夕阳群体的朝阳研究——2024·新医科大健康学术研讨会康养专题论文集》作者等40余人共同交流探讨。会议由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朱红缨主持。会上,与会专家就康养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加强学科交叉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等建议。本次研讨会以“扎根康养行业,立足国际视野”为主题,探讨了康养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在论文集讨论环节,研究院的老师们结合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针对参会的学生作者们提出的问题与困惑进行耐心解答。同学们表示参与本次康养论文集的创作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自己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加深了对做学问的热爱,同时表示参加本次交流会老师们专家们的建议令自己受益匪浅。

《夕阳群体的朝阳研究——2024·新医科大健康学术研讨会康养专题论文集》是医康养双年学术论坛的第一辑,收录于知网的会议论文专辑中。目前第二辑成果正在收录编辑中。
(3)李鲁率队出席宁波市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学术活动·“一老一小”健康照护发展学术活动
11月13日,由浙江树人学院、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健康宁波研究基地、全国健康养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浙江省“一老一小”健康照护服务产教融合联盟等单位共同举办的宁波市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学术活动·“一老一小”健康照护发展学术活动在宁波举行。本次学术活动以“高质量发展‘一老一小’健康照护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主题,旨在探索更加有效的健康保障措施和服务模式,提升老幼群体的健康福祉。

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树人学院校长李鲁率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树兰国际医学院师生出席参加,并在大会做《基于人口变化的“一老一小”民生对策》主旨报告,探讨了基于人口变化的“一老一小”民生对策,提出了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支持系统、数智协同机制三个维度的对策。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朱红缨、专职副院长汪群龙分别主持主旨报告和学术交流环节,研究院蔡菁菁博士副教授等做论文汇报交流。

本次学术活动是我省公共卫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一大盛会,吸引了来自全省各相关高校和行业、机构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120余名嘉宾参会,就“一老一小”群体健康照护事业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分享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社会意义。同时,活动得到了凤凰网、中国教育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
(4)朱红缨出席我校40周年暨树人茶文化30周年庆典
11月8日,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朱红缨出席由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和经济与民生福祉学院共同承办的浙江树人学院40周年暨树人茶文化30周年庆典。来自国内外的茶文化专家学者、社会各界人士、校友及在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回顾树人茶文化三十年。

国际茶文化学院院长、树人茶文化专业开创者朱红缨教授回顾了90年代的创办历程,分享了她对茶文化教育的感悟,对待专业如同她的孩子一样精心孕育养大。自1992年起,我校茶文化人便肩负起承前启后的使命,历经三十载春秋的深耕细作,从最初的通识教育,逐步发展为学科教育,每一步都凝聚着树人茶人的智慧与汗水,书写着茶文化的辉煌篇章。

我校举办2024年浙江省第三届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决赛
10月27日,由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商务厅、浙江省民政厅指导,浙江省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联盟、浙江-亚洲国家医养类专门人才培养联盟牵头主办,浙江树人学院承办,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联盟宁波分中心(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联盟衢州分中心(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联盟温州分中心(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城市大脑有限公司、日本INFIC株式会社(海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等单位倾力协办的“2024年浙江省第三届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我校拱宸桥校区顺利举行。浙江省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联盟执行理事长陈新民副校长在开幕式上强调了产科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浙江省商务厅商贸处佟大行副处长指出家政服务业对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作用。

大赛以“聚焦家政新业态,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涵盖科技产品、服务运营、政策案例和“揭榜挂帅”四大项目类型,大赛自2024年4月开赛以来,来自各高校选拔组成的百余支团队参加了初赛、复赛。本次决赛最终以服务运营与揭榜挂帅赛道金奖作品1项、银奖作品2项、铜奖作品3项,科技产品与政策案例赛道金奖作品1项、银奖作品2项、铜奖作品4项,专设联盟特别奖4项,最佳导师奖与最佳组织奖若干。此外,在新疆分赛区举办的第三届浙江省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暨第二届浙疆大健康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评出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7项。

我校召开浙江省家政学会申报成立筹备会
10月12日,浙江省家政学会申报成立筹备会在拱宸桥校区查济民大厦426会议室顺利召开。由我校牵头,联合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将共同申报成立浙江省家政学会。会议由浙江省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树人学院校长李鲁主持。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秀丽、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汪锦军、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周绍斌作为发起单位代表参加。学校学科处处长周朝成,科研处副处长潘华,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朱红缨、专职副院长汪群龙,经济与民生福祉学院副院长苗森以及相关学院(研究院)教师20余人参会。

会上朱红缨介绍了学会申请报告、学会章程、会员单位走访等前期准备工作,明确了建立省家政学会的发展目标。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家政学会的成立将有效促进学科交叉合作,提升浙江省家政学科发展水平和学科地位,服务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互访互学
朱红缨一行参加2024金陵家政科学峰会暨全国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会会议
10月25-27日,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朱红缨一行应邀赴江苏省盐城市参加2024金陵家政科学峰会暨全国家政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理事会会议,并在院长论坛上以“共话学科建设,推进产教融合”为主题作交流发言。她指出,新时代家政学科的起点应紧密围绕国家民生的现实需求,抓住生活类服务业的短板,尤其是老龄化社会下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出现的供需失匹问题,帮助推进民生优享高质量发展。

在“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照顾”平行论坛上,研究院蔡菁菁副教授围绕失能养老供需的研究进展的主题做主旨报告,其论文经大会评选荣获“一等奖”。

会后,朱红缨一行受邀赴盐城幼师“一老一小”全生命周期服务技能实训中心参观,并围绕家政学科的建设与相关学科负责人进行了讨论。
朱红缨率队赴义务调研
11月19日,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朱红缨、树兰国际医学院副院长姜敏敏等组成的“一老一小”调研团队前往义乌市,与当地卫健局、医保中心等负责人就老幼服务体系建设进行座谈。义乌市卫健局副局长方彬等详细介绍了义乌市在“一老一小”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成效,包括其全周期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多元化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医保中心分享了长护险的工作思路。朱红缨就长护险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储备、优质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姜敏敏、研究院蔡菁菁、张静、李兆欣、余富强博士也分别对长护险的运作困境以及婴幼儿照护实践的难点进行发言与讨论。

11月20日,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义乌市妇保院福田院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举行座谈会,探讨婴幼儿照护及儿童康复实践。会后朱红缨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就公共管理及公共卫生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进行洽谈,期望共同培育人才队伍。
研究院教师参加“规范平台用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学术座谈会
10月14日,现代服务业研究院郜名扬博士参加由浙江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主办,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承办的“规范平台用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学术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
会上,来自法律实务部门、高校的专家学者们针对近期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平台从业人员猝死、中暑等现象,探讨了如何通过“缺什么、立什么”的“小快灵”立法,制定《平台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条例》或《平台经济劳动法案》的地方法规以“及时补齐法律短板”。针对该议题的核心问题,郜名扬博士认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不力的核心问题在于立法强制性不足和行政执法的缺失。她认为需要加强行政手段介入,完善行政监管和执法,同时增强立法的强制性,以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

研究院教师参加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里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11月29日,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张静博士参加由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杭州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实验室、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本次大会主题是“老幼友好型社会与个体发展”,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幼儿园和医院等单位的师生共计1400余人参加现场会议。
张静博士在分组论坛16“孤独症机制研究与干预探索”主题中围绕 “相同的行为,不同的思维:孤独症儿童与典型发展儿童直接互惠差异” 做阶段性成果分享。通过对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行为方面的研究,提出应对该群体社会融合困境的干预方案。分享主题与国家“孤独症儿童全生命周期”关爱服务相呼应,也为“老幼友好型社会与个体发展”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

研究院教师参加日本家政学国际研讨会
11月30日,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李兆欣博士参加了日本和洋女子大学举办的“实现SDGs与家政学:教育实践的成果与挑战”国际研讨会。会议通过聚焦家政学教育实践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深入剖析了家政学如何在全球可持续性议题中通过提升个人、家庭与社区福祉,推动责任消费、环境保护及社会公平等领域的发展。来自各国的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焦家政学教育的实践成果进行深入讨论,分享经验与观点。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领域专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也致力于为未来家政学教育的创新路径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启示,从而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可持续社会的建设。

3.成果快报
朱红缨咨政建言获领导批示
近日,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知,我校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杭州市咨询委委员朱红缨教授关于杭州文体旅继承与融合创新的咨政建言《聚力发挥“茶都十景”文化引领作用,以“农文旅”融合促进更高质量发展》被2024年第6期(总第107期)《杭州决咨·资政建言》(《关于杭州人文经济发展建言的专题摘编》)采用,并呈报市领导。获得杭州市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汪群龙获浙江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
10月12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通知,我校现代服务业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汪群龙教授主编的《居家养老服务理论与实践》教材,经学校推荐、省级评选、结果公示,确定为浙江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省级规划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