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12日,杭州茶都品牌促进会、浙江树人学院现代服务业研究院文化工程重点项目茶文化课题组、课程思政课题组等团队一行前往福建省武夷山市开展为期四日的武夷山茶文化“非遗”与茶产业振兴主题调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三茶统筹”,深度解码非遗文化基因如何赋能现代茶产业,探索乡村振兴在武夷山市的实践经验。

一、循“武夷山燕子窠”之迹,溯“三茶统筹”思想之源
为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与把握,感悟其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调研组全体成员赴燕子窠生态茶园,开展“循迹溯源”现场学习,并召开主题座谈会,重温重要嘱托,交流心得体会。

燕子窠生态茶园,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茶产业领域的生动实践样板,承载着对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科技兴农与生态保护的殷切期望与战略指引。调研团队首先实地参观了茶园的生态种植区,深入了解其采用的“有机肥+绿肥”模式、绿色防控技术以及茶-林-草共生的立体生态系统。漫步于层层叠叠、绿意盎然的茶垄之间,大家亲身感受了生态茶园建设的丰硕成果,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路径有了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参观结束后,“循迹溯源”主题座谈会在茶园研学基地召开。会议首先回顾了燕子窠发展,特别是茶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所作系列重要指示的精神内核,重要论述高瞻远瞩、思想深邃,为当地乃至全国同类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座谈会上,气氛热烈,发言踊跃。多位同志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了参观学习的心得体会。大家谈到,从燕子窠茶园的成功实践中,深刻领悟到“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在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实现绿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深刻体会到立足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茶都品牌促进会很荣幸聘请武夷学院林燕萍副教授为我会客座教授,未来在武夷岩茶产业、文化、科技等领域提供学术支持。

二、校企合作开启复合型人才培育新模式
调研团队此行与武夷山知名茶企业开展调研与合作,分别参观调研玖鹤茶业、正山堂、琪明茶叶、朱氏红茶等地方茶企业。
1、玖鹤茶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签约
浙江树人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与武夷山玖鹤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签约仪式在武夷山玖鹤茶业总部隆重举行。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旨在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茶产业与国际经贸复合型人才。仪式上,浙江树人学院国贸茶文化学院朱红缨院长与武夷山玖鹤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林小明董事长共同为“浙江树人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揭牌。玖鹤茶业作为武夷山地区的知名茶企,在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品牌营销及茶文化推广方面拥有深厚的积累和显著的优势。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学院在国贸、文旅、茶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优势,结合玖鹤茶业优质的产业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贴近市场、深入行业的实践机会,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仪式后,林小明董事长为调研团队带来武夷岩茶专题分享,从岩茶栽培、茶园管理、品种分类、加工等方面系统讲解武夷岩茶,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岩韵”这一玄妙概念背后的科学与文化内涵。并现场进行一场精心设计的“三坑两涧”核心山场岩茶品鉴会,林董事长甄选的马头岩肉桂,霸气凌然,桂皮香显,汤感醇厚,喉韵悠长,尽显“坑涧之王”的气度。

2、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武夷岩茶专题课
在琪明茶叶科学研究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武夷山“琪明茶叶”创始人王顺明先生,为调研团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武夷岩茶文化与审评专题课,茶香与智慧交融,共同见证了一场关于武夷岩茶的深度文化盛宴。
从武夷山独特的丹霞地貌、碧水丹山的自然生态环境讲起,深刻阐释了“岩韵”形成的天时地利。王先生引经据典,结合自身数十年的制茶经历,生动讲述了武夷岩茶从宋代龙团凤饼到明清散茶,直至大红袍传奇的历史演变脉络。王顺明先生强调,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不仅是感官的体验,更是历史、风土与人文的结晶,将复杂的茶叶加工工艺娓娓道来,让听众在轻松的氛围中领悟到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下半场的茶叶审评课将活动推向了高潮。王顺明先生亲自担任主审,对包括肉桂、水仙、大红袍以及名丛在内的多款代表性岩茶进行系统品鉴,从干茶、香气、汤色、滋味到叶底,一步步引导学员如何调动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去捕捉茶叶的细微特征。王先生尤其注重对“岩韵”的体会,他指导大家如何感受茶汤入口后的醇厚感、回甘的持久度以及香气在口腔中的变化层次。“不要听别人说‘岩韵’是什么,你要自己去喝,去体会。你的身体会告诉你答案。”王顺明先生鼓励大家大胆提问,积极分享自己的品饮感受。在他的点拨下,大家纷纷感叹,以往模糊的“岩韵”概念变得清晰可感,审评不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一场与茶叶的深度对话。

3、朱氏茶厂传统红茶工艺调研学习
调研团队参观了被誉为“红茶世家”的朱氏红茶,实地考察了金骏眉与正山小种这两大红茶瑰宝的传统制作工艺。作为正山小种红茶技艺的代代传承者,朱氏茶厂第四代传承人朱河承向调研团队详细介绍了正山小种独特的“过红锅”和“松烟熏焙”等核心传统工艺,研学团队参观了正山小种制作所用的青楼,并品鉴了朱氏茶业的当家产品,感受了不同原料嫩度、树龄、栽培等原料制作的正山小种的品质特征。传承人现场讲解了金骏眉的创制故事与工艺精髓,其全部选用高山茶树芽头为原料,结合创新工艺,通过精细的萎凋、轻柔的揉捻和精准的发酵控制,才成就了其金汤透亮、花香蜜韵、甘爽顺滑的顶级品质。这一过程不仅是对古法技艺的坚守,更是对红茶源头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

4、正山堂茶业参观与名茶品鉴
调研团队一行前往正山堂开展调研,参观正山堂企业展播厅,并沉浸于其标志性红茶的深度品鉴之中,共同领略了这一百年品牌的文化魅力与卓越品质。参观正山堂精心打造的企业展播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依次参观了“茶源溯本”、“技艺传承”、“创新发展”与“荣誉见证”等主题展区。透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古朴的制茶工具、一系列详实的文献资料以及现代化的多媒体展示,正山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制作技艺的坚守与传承,以及其在产品研发、标准建立和市场开拓方面的创新实践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展播厅不仅记录了正山堂从创始到引领红茶市场风潮的奋斗历程,更生动诠释了其“正山精神”与“为世界制作最好的红茶”的品牌理念,使调研团队对其品牌建设的系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有了具象而深刻的认识。

参观结束后,正山堂的专业茶艺师为大家准备了包括金骏眉、妃子笑等在内的多款代表性红茶产品。在氤氲的茶香中,茶艺师细致讲解了每一款茶的产地特征、采摘标准、工艺特点以及品鉴要领。调研团队成员们静心观色、细闻其香、慢尝其味,真切感受了正山堂红茶独特的“花果香、蜜糖甜、甘醇活”的感官体验。品鉴过程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一次对红茶品质极致追求的深度理解,让大家从产品层面切身感受到正山堂品牌价值的坚实支撑。

5、武夷星茶业调研交流
武夷星茶业是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科研及茶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调研团队对公司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印象深刻,武夷星构建了茶叶全产业链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让每一盒茶叶都能追溯到具体的茶园与批次。调研团参观了企业茶叶审评室和化验室,了解了武夷星在品种选育、工艺优化、健康功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调研团与武夷星管理层就公司发展战略、市场渠道建设及未来规划进行了深入交流。武夷星方面介绍了其“百姓茶·品牌茶”的双轮驱动战略,既通过标准化产品满足大众消费市场,也通过高端品系传承与彰显岩茶的文化与品饮价值。在渠道方面,武夷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获得了调研团的关注。其稳健的经销商体系与不断发力的电商、新零售渠道,共同构建了强大的市场触达网络。

三、探索世界红茶起源地,探秘武夷岩韵之源
在严格生态保护政策下,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与正岩核心产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科学模式。
1、探索世界红茶发源地——桐木村
武夷山桐木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不仅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更是被世界公认的红茶发源地。这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云雾缭绕的高山峡谷,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四百多年前,源于此地的正山小种,开启了红茶走向世界的辉煌历程。调研团队深入桐木村核心产区,实地考察了高山茶园的管理模式,保护区内的茶园完全不同于外界常见的台地茶园,它们散落在海拔千米以上的竹林与阔叶林之间,遵循着“头戴帽、脚穿鞋、腰系带”的原生态种植法则。在坚持传统的同时,科技的力量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古老的土地。调研团队走访了数家代表性茶企,重点考察了清洁化、标准化生产线的应用。通过引入智能萎凋、精准控温发酵等现代化设备,在保留传统工艺精髓的基础上,大幅提升了茶叶加工的稳定性和效率。调研发现,“正山小种”和“金骏眉”作为顶级红茶的代表,其品牌价值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桐木村调研过程中,调研团队有幸参与到“桐木村斗茶赛”半决赛的比赛,这是一场汇聚了桐木村顶尖红茶的年度盛会。桐木村,作为正山小种红茶和金骏眉的创始之地,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四百余年的红茶制作历史。这里的每一片茶叶都饱含着高山云雾的滋养,而斗茶赛正是检验这片神奇土地上最终结晶的“试金石”,吸引了来自桐木村各大茶厂、合作社及制茶世家的百余份精品茶样参与角逐。

比赛现场,茶香四溢,气氛紧张而热烈。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资深茶叶审评专家及业内权威人士组成的评审团,以最严谨、最专业的态度,对参赛茶样进行着“盲评”。他们通过观其形、嗅其香、尝其味、看叶底,从茶叶的外条索、色泽、汤色的金亮程度,到香气的纯正、层次(如花香、果香、蜜香),再到滋味的醇厚、回甘以及叶底的鲜活度,进行多维度、综合性的审评打分。

调研团队在与赛事主办单位交流中知悉,桐木村斗茶赛已成功举办多届,成为推动当地红茶产业发展、促进茶农增收致富的重要平台。通过斗茶赛,不仅提升了桐木村红茶的整体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更激励着广大茶农和制茶师不断精进技艺,守护好“正山小种”这一金字招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茶动力”。

2、探秘正岩产区——三坑两涧
调研团队深入武夷山核心茶区——正岩产区的“三坑两涧”,实地探访武夷岩茶生长的独特环境,解密“岩韵”形成的自然基因。“三坑两涧”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内,是公认的武夷岩茶最优产区。这里群山环抱、岩壑幽深,溪流潺潺,终日云雾缭绕。茶树多生长于岩缝之间或砾壤之中,根部深扎于风化岩层,吸收矿物质养分。土壤含砂砾量高、通透性好,加之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为茶树缓慢积累内含物质提供了理想条件,塑造了岩茶特有的“岩骨花香”。

如今,武夷山正岩茶区在保护原生环境的同时,引入生态监测技术,实时记录温湿度、土壤数据,为科学管护提供依据。当地茶企还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茶叶溯源体系,让消费者可查询每一泡茶的“身世”。此次走访不仅揭示了“三坑两涧”作为岩茶黄金产区的自然奥秘,更展现了武夷山茶人守护青山、传承技艺的匠心。在这片丹山碧水间,每一缕岩韵都是自然馈赠与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独特名片。